为什么狗狗不愿意回家了?
“我回来了”、“主人你去哪了,我都等了你半天”,在人类的世界里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交流啊!那么狗狗是否也具备这种能力呢? 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返家行为?它指的是当狗被单独留在家里一段时间后,回到自己家的房子附近等待主人的行为表现。
有研究者把这一现象定义为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由狗狗的本能所致(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由狗狗的本能导致的)[1]。目前对于该行为的形成机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狗狗都能够表现出这项本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一只刚刚离开家的金毛会到处溜达,寻找主人;但另一只已经离家一周的金毛则会直接回到原来的窝中睡觉,等待主人回来,所以有些狗狗对家的熟悉度也是会影响它们返家的时间长短和准确程度的。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位动物学家为了证明狗狗具有返家行为的能力,专门做了一次实验来验证他的观点:他将两只狗狗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房间中,然后让这两只狗狗分别去闻一个装有主人衣服的盒子,之后将这个盒子拿走,并关上两扇门,最后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来判断狗狗是否有返家行为。 结果两只狗狗都闻了这个装有主人衣物的盒子后都跑向了另一个房门,并且都在那里一直等着主人出现才肯罢休,狗狗确实能够凭借嗅觉找到回家的路,因此这也间接证明了狗狗是可以凭感觉找回家的。
那具体是什么样的环境会让狗狗拥有这样的归巢本领呢?
一般来讲,在狗狗刚出生时,妈妈都会带着小狗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来帮助它们适应周围的环境,直到小犬们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小狗狗会对周围产生一种依赖感,这种记忆会保留很长时间,甚至有可能伴随一生都不会消失。
而且随着狗狗一天天长大,也会逐渐形成一些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行为模式。比如平时出去遛弯时都会到哪里玩,什么时候吃饭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影响狗狗归家时间快慢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