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肠胃炎会死吗?
肠胃炎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症状较轻者可自愈,严重的可因休克、衰竭死亡。 引起胃肠炎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外源性刺激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寄生虫(如蛔目、绦目等感染)、食物中毒(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引起的发酵中毒以及误食有毒植物或农药等引起的生化中毒);后者主要指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等。上述各种病因,常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
急性胃肠炎多因误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也可由寄生虫引发。开始表现厌食,精神沉郁,表情痛苦,身体消瘦,随病程发展,呕吐、腹泻次数增多,粪便恶臭、呈糊状或水样,内含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粘液,严重时粪便带血。病畜脱水逐渐明显,眼窝下陷,皮肤弹性下降,四肢发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心力衰竭,最后昏迷死亡。 慢性胃肠炎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病情多变。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口腔气味腥臭,粪便稀软,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或有黏液、脓液,颜色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严重呕吐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个别病例可见有便秘。如果此时不及时治疗,机体处于持续缺血、缺氧状态,各种营养物质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各器官功能会出现障碍,最后导致死亡。 对症处理 由于本病病变主要发生在消化道,故在对其治疗的同时,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若病兽体质亢盛,对毒素有一定的耐受力,则可不用抗生素类药物,仅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支持疗法即可。但在补液时,应注意勿使液体在腹膜内积聚。
若病兽体质虚弱,对毒素不能耐受者,则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发生败血症。同时采用支持疗法,补充足够营养物质,以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对于腹泻严重的病兽,应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对肠道内容物应清除,但切忌洗肠或灌肠,以免加重感染。 在补充充分营养物质的情况下,经1~2周的治疗,绝大多数病兽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