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细小对人有害吗?
首先,要分析细小病毒对狗有毒,是因为病毒的特异性致病机制,还是因为病毒的毒性作用。 然后,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 对狗狗来说,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类。其中,引起传染病病毒的分类又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两种。这里主要讨论病毒的类型。
一.病毒性疾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毒性疾病的特征是:①传染性强;②潜伏期较长;③病程一般较难控制而多呈反复发作性;④疫苗预防效果不肯定或无法预防。
二.根据病毒的特异性致病机制,可以分为嗜神经病毒和嗜淋巴病毒两类。
1.嗜神经病毒。此类病毒常见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脑炎或脊髓炎,导致动作不协调、抽搐等,严重时可能发生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噬淋巴病毒。此类病毒主要侵害动物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毒虽然不会造成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破坏肠道的屏障功能,为其他病原微生物入侵创造便利条件,造成潜在威胁。 细小的病原体属于肠炎肠道型病毒感染,属于噬淋巴病毒类。
三.根据病毒的毒力强弱,可以分为弱毒力和强毒力毒株。 不同种类的病毒其毒力强弱有很大差异,同一病毒的毒力也会因株间差异而各有不同。通常情况下,病毒的传播能力和毒力越强,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越为重。
四.除了病毒的特质性以外,机体对抗病毒的能力(即抵抗力)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年龄、营养状况、劳累等因素都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导致病发。 只有确定细小的病原体种类,才能进一步判断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由于细小的潜伏期通常不超过3天,而且早期症状与肠炎类似,一旦发现有呕吐腹泻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及时治疗。对于发病7天后的患者,如果未恢复,也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防止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