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哪个部位感受温度?
我们人类对温度的感知主要来自于皮肤上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的温度刺激通过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然后产生热冷的感觉并传递信息给大脑,最终形成我们对温度知觉。 与人类相比,动物对温度的感受要更为精细和敏锐一些,它们除了有像人体表皮一样的接触式感受器外,还有特化的热敏神经元来感测温度。相对于人类来说,动物对温度的感知是有“温度阈值”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它们才能感觉到温度的存在。
不同物种对于温度的感知范围和阐值都是不同的,比如狗的嗅觉比人类敏感100万倍,因此我们能闻到气味但很难分辨具体的味道;而猫的味觉非常糟糕,却有个超级灵敏的鼻子,这使它们能够轻易找到埋在土里或藏在树叶后的老鼠。同样,虽然猫的嗅觉没有狗狗那么灵敏,但对温度的感知能力却是远远超过人类的。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将26℃和水浴箱作为控制条件,并用低温(5℃)和高湿(95%)环境诱导冷应激。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测试对象中,80%的猫可以感受到控制条件的显著差异,70%的鼠能够区分冷水浴箱和温暖的水浴箱,而大部分的大鼠和小鼠却不能,这表明了猫对温度的感知远超过其他哺乳动物。 研究者认为,高比例的温敏神经元可能是导致猫对温度高度敏感的原因。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猫有特别丰富的C型热敏纤维和Aδ型热敏纤维,这两种类型的温度感受器主要在高温条件下发挥作用,允许猫对高温刺激做出快速应答。
在生理状态下,这些纤维被激活之后会触发脑干中的加热反射,从而诱导出汗、喘息和颤抖等散热反应,以降低机体表面温度。而在病理情况下,如烫伤、烧伤等,这些纤维的激活会引起痛觉,即我们所说的“灼烧感”(burn sen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