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的耳朵总是?
猫的耳朵是敏感器官,猫咪经常对声音很警觉,一点动静就会立马抬起耳朵仔细辨别声音来源。所以,有时候主人刚刚走进房间,猫咪就可能立刻抬耳注意是否有什么危险来袭 而且,猫咪的耳朵里有毛,有很多耳道,可以阻挡外来的灰尘和异物,保护耳朵里不被灰尘、小虫子等污染。(比如你伸手摸它的时候,它会突然一缩脖子把头转过去就是害怕你弄脏了它的耳朵)
当然,猫咪的耳朵这么敏感,自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就像有人喜欢闻花香,但是有些人却对花香过敏一样,有些猫猫可能对某些声音比较敏感,容易吓到他们。 所以,作为铲屎官,我们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特别在晚上,尽量别让嘈杂的声音吵到它们~要是怕自己控制不好音量,也可以给猫猫戴上防噪口罩!
猫耳的构造比较特殊,竖耳的猫有32块耳肌肉,而所有猫的面部都有20多块耳周肌肉,这些肌肉控制着耳郭的活动,使猫的听觉非常灵敏。
人和许多其他动物一样,两耳的距离较远,一般都为成年人拳头的宽度,两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与响度上有极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由大脑加以分析,就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猫的两耳距离也很远,听觉的灵敏度比人大10倍左右,确定声源位置的能力也很强。
猫耳的功能主要是聚拢声波,传导到耳鼓,引起振动,再通过听小骨、内耳的毛细胞、听神经等一系列传导过程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猫耳竖起来以后,耳郭的外表面与头的正面接近垂直,对来自于前方的声音几乎没有反射损失。由于猫耳的耳郭比较发达,向四周延伸的部位比较多,对各种方向来的声波都有一定的聚集作用。但是,仔细观察猫的耳朵,还是可以看出耳郭上负责各个方向的区域,尤其是指向两侧外后方的区域比较宽大。这充分体现了猫耳的灵敏性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的猫都是以鼠类为食,鼠类多在夜间活动且发出的声响比较微弱。因此,猫耳的灵敏性在夜间尤为突出,能辨别十分微弱的声音,并且辨别声源位置的能力比较强。鼠类经常在墙根、墙角、狭小空间和粗糙的地面(例如在地下的鼠洞中)活动。因此,猫耳对侧后方传来的声音尤其敏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反射回来的声音确定声源位置。与猫的这种特征相符合,人们会发现,夜间猫的注意力主要在两侧,以警觉性很高和警惕性很强的状态搜寻目标。猫耳一旦趴下,说明猫处于完全没有防范的休息状态,这时猫的听觉能力与人差不多,甚至不如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