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的耳朵那么薄?
“耳廓”是由皮肤和肌肉组成的,肌肉部分称之为耳廓肌(耳郭),这些肌肉收缩的时候可以使耳道关闭;而皮肤部分覆盖在耳郭上形成的外部轮廓叫做耳廓。
我们常说的耳朵“耳道”,指的是耳鼓室通过外耳道(听小骨)与外界相通的部分空间。 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内耳道”都不容易看到,它们的“外耳道”都有比较发达的肌肉和神经分布,所以能动的动物基本上耳道都能自主闭合(比如猫、狗、老鼠等等)。
但是人类是灵长类动物里面少数几个没有发育外耳道的动物,所以人类的耳道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结构——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能主动控制耳道闭合的程度有限。 很多小动物都是靠感知外界的噪声来侦测周围的环境变化从而躲避危险或获知食物的位置。对于这类动物来说,其听觉器官要能够尽可能的接收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频率,因此它们的耳朵往往都比较“宽”,耳道也比较浅。
然而人类是靠听觉来辨识语言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太好的对侧向声源的定位能力(只有少数人需要这种能力,例如军人在野外行动时需要听到远处敌人的脚步声从而判断危险的距离)。所以我们听觉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正前方的声音,而对两侧的声音并不敏感。这就使得人类的听觉系统不需要太宽的耳朵就能很好的接收声音信息。为了适应这个特点,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耳道里那些拥有运动神经的外耳道肌肉。这些肌肉的丧失导致了耳道不能灵活的张合,同时也使耳廓变薄变小。但人类保留了耳郭肌的触觉功能,因此可以依靠耳垂上的毛发生成对高频声音的初步编码以获得对语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