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身上有好多白点?
先上图 这是买回来一个星期的照片,当时还只有手指那么大 当时还没什么感觉,就正常换水,加温到30度左右,加盐,下杀菌灯,每天喂两次鱼粮。(这里说一下我养鱼的容器比较大,高度大概有60cm) 然而过了不久就爆发了白点病。。。。。。
开始还不明显,就几个小白点点,大家知道白色衣服上不小心弄了点儿鸡蛋清的样子吧,就是那样。。。 用洗洁精和清水清洗,无效 接着用高猛酸甲稀释后浸泡(具体浓度不记得了,以前用过几次),泡了不到半小时,拿出来放回去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活跃很多,会游来游去,而且白点在减少,第二天完全不见!!!高兴啊 以为搞定了,所以又开始放肆的喂食,结果第三天继续白点点,而且还多了好几点。。。
这个时候百度一下,发现是鹦鹉鱼的白点病,要隔离,单养!!!急急忙忙把病了的那几条捞出来,单独用一个水箱饲养,换水,升温到32度,下黄粉,每天一次,连下四天,期间停止喂食直到白点消失。(这期间因为单养,它们不是很适应新环境,所以状态也不是很好,有点萎靡,但是食欲还是不错,能吃能喝)第四天晚上,所有白点消失了,所有疾病症状都消失了,精神也好了起来,又成了活蹦乱跳的小鱼儿^^
个人经验:养鱼要先养水,水温很重要,不要忽高忽低,食盐杀菌消毒必不可少,定期清洗鱼缸很有必要,鱼食不要直接扔进鱼缸里,要弄散,让鱼吃到食物和水中的氧气,还有最重要的----定时,定量的喂食,不要让它们饿着或者撑到。白点的产生可能就是因为水温变化,寄生虫感染等引起的,应该及时治疗,否则会蔓延全身,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鹦鹉鱼的生长是在水族箱中完成,所以很常见一些在大海中不容易发生的病症,在饲养鹦鹉鱼的时候发生。水霉病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在大海中,宽阔的海域很少可能有水霉病产生所必须的厌氧环境,所以水霉病在大海中发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可是对于水霉病易于发生的环境,在水族箱中是非常容易就存在的。所以非常常见鹦鹉鱼感染水霉病的情况。
水霉的病症是在鱼身上生长白毛的病,如果仔细检查观察会看到鱼身上或者嘴里,长出一团团絮状的白色东西,这些就是水霉的病症。水霉其实并不是我们常见理解的霉菌。水霉是一种真菌,和我们日常吃的香菇是一类。只是水霉在水中生存。所以和香菇一样,都是真菌类。水霉在发病的初期,在鱼身上只表现为几点白色小点。所以水霉病初期,就是一小点一小点白色点的过程处理最容易,因为此时的水霉还处于生长的初期。治疗的难度不大,用药的量也小,治疗成本也不高。所以当检查到鹦鹉鱼身上有白色小点情况,应该立即开始治疗,如果掉以轻心就可能造成治疗的困难加剧。
治疗水霉病的常用药物是高锰酸钾,在每5升水加入15毫克的高锰酸钾浓度为宜浸洗病鱼15分钟。或者用每升水1.5毫克的浓度进行20分钟浸洗。另外用每升水30毫克的浓度浸洗5分钟,也对水霉病有效。另外也可以用药店里的龙胆紫或者紫药水直接涂抹患病处,方法很简单,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预防水霉病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水霉病是病菌入侵,所以只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其实完全可以远离水霉病的。除了水质的清洁外,鱼体的健康度也是比较重要的,身体强壮其实也非常容易抵抗水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