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鱼好养吗?
斗鱼,是中国的原生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地河水、溪水之中,在北方多为野生,近几年也有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 由于斗鱼可以自然繁衍,而且身体强壮容易养活,所以成为很多新人养鱼的第一选择。 但是把斗鱼当宠物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随着人工干预的增多,斗鱼的基因多样性在不断降低,近亲繁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公鱼只认同一个母鱼配),导致现在品种越好的斗鱼反而越容易死亡!
1、斗鱼属于杂食性,但是偏肉食性,喜欢活饵,所以用活饵喂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活饵的细菌含量较高,容易引起疾病,所以需要特别小心,可以使用冷冻食物来投喂,但是冰冻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营养流失。
2、斗鱼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严格,PH值6.5-8.5之间都可以存活,但是最好维持在7.2左右,硬度9dGH左右最佳。虽然斗鱼对温度不挑剔,但是对于产卵孵化却有要求,30℃以上才能顺利产出小鱼。
3、斗鱼喜欢新水,每天更换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水量可以保持水质清新,促进其新陈代谢。但换水量过多或者次数过多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4、斗鱼是雌雄异形鱼种,公鱼有婚配欲望才会去追逐母鱼,否则会咬母鱼的尾巴。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不要将公鱼和母鱼单独分开饲养,以免造成公鱼性无能或者不育。 在繁殖期间,水温需要保持在28℃左右,最好有个打氧气泵增加水中溶氧含量,以利于提高受精率。
中国斗鱼,属脂鲤科、斗鱼属,体色呈银黄色、体形呈梭形,鳍、尾较长,臀鳍和尾鳍相联,背鳍的基部很长,覆盖了身体后部的大部分。中国斗鱼最奇特之处是它的刚特吸气器官使它既能像其它鱼一样用鳃在水里呼吸,又能直接呼吸空气。这种特殊能力,使中国斗鱼能生活在小水洼或水质较差的水体中,在水草根部或水洼干涸后,还可以钻入泥中生存。在条件改善后,还可以游到水里正常生活。
正因为中国斗鱼有可以呼吸空气的刚特吸气器官,所以饲养它时的水不太讲究,一般清洁的自来水即可,不必加任何液体,但水不宜过凉,以不低于20℃为度。容器以敞口的鱼缸为好,不必加盖,水深在10~15厘米,容器底部可以少量铺设些黄沙,再倒人适量的水葫芦或金鱼藻等水生植物的根系,并撒入少量的鱼虫即可。容器陈设在室内明亮处,不必放在加温的鱼缸中。管理比较简单,每隔5~7天,换1次水,并投入少量鱼虫。
中国斗鱼的繁殖很有趣,它们在水生植物的根系或底部的黄沙上营巢,在巢内产卵、受精和孵化幼鱼,有时在容器的水面能见到一个由气泡围成的球形泡沫的浮巢也便是成鱼营建的巢穴。一般产卵在夜间,有时也在白天进行,在产卵受精后,把浮巢移到产卵容器中上面,成鱼看护幼鱼并把落入水中的幼鱼吐放到浮巢中暂养,当幼鱼生长到15毫米左右时就不再看护。产卵后应把亲鱼捞出,以免亲鱼吃掉鱼卵、幼鱼。鱼卵在24小时后即可孵出,刚孵出的幼鱼还离不开水,常在鱼巢内或附着在水面的水草上,张开口和鳍等待成鱼给食,在成鱼给食后,幼鱼很乖巧地游来,吞下食物,并将头部和身体紧贴在巢内壁或倒伏在水面的草叶上休息,等待下一次喂食。幼鱼在长到5毫米左右时能离开巢穴和在水中自由游动,这时就能主动地摄食和自己寻找落食吃。
中国斗鱼属凶猛鱼,所育成的幼鱼不能与其它鱼混养,只能各自单养。否则,它们长到60毫米左右时会残杀同池的小鱼。在饲喂中,可喂水蚤或鱼虫,也可喂小蚯蚓、碎鱼肉等活食。一般每10只幼鱼集中投10只鱼虫,5~7天换1次水。幼鱼生长的速度很快,在20~25℃的水中,经3个月饲喂即可长成100毫米左右的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