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牛的是什么牛?
我国传统斗牛多指水牛斗黄牛,也有水牛斗水牛的。 放牧式的水牛(野水牛)其实是很凶猛的,尤其是公的,而且由于没有训练过,它们的斗智斗勇非常刺激。因为不知道对方底细不敢贸然进攻。当一方试图攻击的时候,另一方会迅速逃跑,逃着逃着会突然掉头反击,如此反复。
我小时候在贵州老家经常看到两拨人在河边斗水牛,人越来越多,水牛也越来越少,最后直到所有的牛都被牵走了,这场架才算结束。 圈养式的黄牛经过多年驯化,性格较为温驯。但并非绝对如此。我记得以前我家喂的一头黄牛,原本很温顺,但是有一天却发狂了,怎么都制服不了,后来找到原因才知道是它怀了小牛,想要进攻又想保护犊子,所以才变得暴躁不安。
不过据说现在的新疆斗牛已经用纯种公牛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也没见过。只知道这种公牛气力很大,一头就够大半个壮汉。
斗牛在我国农村的使用价值和饲养意义都要超过斗鸡,故农村养牛之普遍,大大超过养鸡。几乎村村都有,处处可养,不拘于家庭、大户、单位或什么饲养专业户。因为牛为大型和温顺的家畜,所以用于“斗”的牛也和南方的斗鸡一样,不是本乡本土的。
目前,人们斗的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斗的牛,如河南宁陵县打虎亭东汉墓后室东壁壁画、山东沂南、沂水等地的东汉晚期墓壁画中,都有二牛相斗、人相搏乐的场面,说明汉代已流行牛斗了,特别是汉末时尤为盛行。东汉人傅毅《舞赋》:“且夫观歌舞之妙巧,虽艺绝于当时,未可谓之能舞也。必也高揖拱手,优游陵迈,逍遥体都,似若负解吕梁,眇然有凌云之意,蹈厉之以节,应玄妙之常度,假羽翮以翱翔,邈飘摇而容与,终旋而来复,优游以容豫。若此,可谓能舞矣。”即说的二牛相斗,人搏乐之事。
另一种是在农用牛的基础上经人为驯化后才用于斗的牛,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东南亚的斗牛为著名。壮族的斗牛,一般是村与村、区与区、或者县与县之间举行的对赛,以角型尖锐锋利,体大身壮、机灵善斗者为上选。两牛相斗时,谁将对方顶出斗牛场,谁便为胜。斗败的牛,有的被打得满身伤痕,有的被打死。壮族的斗牛,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是壮族地区颇富情趣的一件乐事,它既是人与牛的感情和力量的较量,也是村与村、区与区、县与县等地区人民间人与牛的感情和力量的较量,是壮族人民的一种娱乐形式和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