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吃什么草有疗效功能?
我们吃中药,有时要连植物一起用,这叫“药食同源”。很多草本植物既是食物又是药物。 比如大家熟悉的蒲公英,全草可供药用,主治热毒疮疡、乳腺炎、咽炎等;嫩苗可食,治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再如夏天吃的薄荷,叶和花可作饮料,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全草还可治头痛、咽喉肿痛、牙痛。
还有大家都认识的艾草,可用于治疗湿疹瘙痒、荨麻疹、银屑病(牛皮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全草及根可止血,治疗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 还有很多人不吃,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的草木植物,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益母草,可活血祛瘀,用来治疗痛经、月经量少、产后瘀阻腹痛等妇科病;
香薷,有发汗解表、和中化湿作用,用于治疗暑天感冒、中暑、恶心呕吐、腹泻。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中医理论认为,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上之药为人参、灵芝等补益类;其次为中草药,包括清热、解毒、泻火类等;最次为下品,是某些有毒动植物,如砒霜、巴豆等。 但现代科学证明,许多‘’毒药‘’实际上是有机磷化合物或生物碱,这些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是导致毒性作用的原因。
当然,这些物质也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来源之一。所以,没有所谓‘’毒药‘’这种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