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为什么有眼白有的没有?
小眼睛,大眼裂(也就是眼睛的宽度),高鼻梁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白眼珠。 反之,小眼睛,窄眼裂,扁鼻子的人则会较少出现有较多的白眼珠。 这个跟遗传有很大关系。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基因选择呢? 因为要视物啊!!! 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是因为人会使用工具进行复杂的生活和社交活动。而狗之所以被人类选育成为宠物,也是因为狗狗会使用工具——除了啃骨头、咬拖鞋,更重要的是——用前腿趴在桌子上,低着头,“看”你手中拿着的食物和你招手示意给它的食物。 所以,眼睛越大,视线越能覆盖更多视野,对环境感知就越强大,对未知风险就能提前预警,生存的几率就更大; 而小眼睛的话,由于眼球转动方向是向内的,不容易看到周围的环境变化,因此需要更加专注地看着手里东西才能进食,对于突发状况就很难及时反应过来。
当然,这仅仅是动物学家的观察结论而已。实际上,眼睛的大小应该跟基因所支配的脂肪分布有关,因为人体所有的脂肪都要参与能量供给,而眼睛这么大的器官,理论上来说是没有足够的肌肉组织来支持它进行大幅度运动的。所以,如果眼睛周围脂肪堆积(比如肥胖的人),或者脂肪分布在眼珠表面(比如希腊眼),那眼睛的大小也就没法指望它能够伸缩运动多大程度了……
哈士奇是有眼白的,人一般称这种为柳叶眼,露白多,精神。但也有少部分的哈士奇,眼睛几乎全是黑色的,除了眼球上有一点白色的部分,几乎全都被眼睑盖住了,被称为田螺眼,那么什么是田螺眼呢?
田螺眼顾名思义就如同田螺一般,眼睛很大,眼白极少,几乎全被眼睑盖住了,只在眼球上部有一点白色露出来,就像是一个永远紧闭眼睛的小人儿。田螺眼并不是什么疾病或缺陷,而是在哈士奇之中出现的一种变异,在毛孩子的眼皮,泪痕,眼睛大小等方面都不输柳叶眼, 而且田螺眼也并没有容易出现眼部疾病倾向。出现这样的变异并不奇怪,就如同我们人类有不同眼型一样,哈士奇也有两种眼型。
由于传统审美及一些人的误解,对柳叶眼的哈士奇非常认同,并认为只有柳叶眼的哈士奇才是正宗的,而田螺眼的哈士奇眼白少,眼球小,容易出现眼部疾病,是劣质的哈士奇,这样的错误理解使得人们都排斥田螺眼的哈士奇,甚至有人认为田螺眼是由于某些犬种杂交之后出现的变异,这样的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既然田螺眼不属于疾病和缺陷,而且世界上也并没有与哈士奇有很相似的眼型的犬种,那么在我们认同哈士奇出现柳叶眼这种眼型的同时,也应接受田螺眼,只要两只哈士奇交配,无论是一对柳叶眼,一只柳叶眼一只田螺眼,两只是田螺眼相互交媾,都是完全有可能产出哈士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