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可以混着猫粮吃吗?
首先我们得知道猫咪对药物的反应,一般分为三类:超级敏感、轻度敏感和没有反应。 对所有药物都没有反应的猫咪只占5%-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猫咪对一些药物是有反应的,这些药物的剂量需要非常精确,过量或过量的毒性都是很大的。 而混在食物中的药物,会随食物的摄入一起进入体内,如果量控制不好,就很容易造成药物中毒。
除了药品之外,一些植物中也含有着毒性的成分,也同样需要注意。 比如: 有毒的植物有: 蓖麻(有毒成分为蓖麻碱) 马兜铃(有毒成分为马兜铃酸) 黄花夹竹桃(有毒成分为夹竹桃苷) 三颗针(有毒成分为小檗碱) 大黄芽(有毒成分为番泻叶苷) 土贝母(有毒成分为生物碱) 长春花(有毒成分为长春碱及长春新碱)等等 动物药物方面则包括: 阿苯达唑(用于治疗线虫感染,过量可致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异丙嗪(抗组胺类药,过量可致昏睡) 安痛定(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扑尔敏(具有较强抗组胺作用,不良反应较阿苯达唑少) 葡萄糖酸钙(用于低血钙症,过量可导致胃肠道不适,头晕等症状)。 以上药物均不能混着吃!!!特别是阿苯达唑,对人畜都具有很高的毒性,就算是正常剂量食用,也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切勿私自加大服药量。
除了需要注射的治疗药物,猫生病了,吃药是常事。无论是口服液还是胶囊、药片,苦、辣、酸不等的口味和难闻的气味让猫咪们敬而远之,加上猫本天性谨慎多疑,对陌生东西存有敌意,所以给猫喂药是护理中经常遇到的困难。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喂药器,从口腔倒入咽喉部使药物顺利服下。但是猫的本能是警惕和进攻,所以用药械强行喂药有很大风险,不仅自己随时会被猫抓伤咬伤,而且对于幼龄小猫、体弱猫、病情严重猫,喂药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和应激,容易激化病情甚至导致死亡。为了减少给猫喂药的麻烦和危险,同时减轻猫的应激反应,可以把药混在猫粮里让它自己吃不是更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猫吃猫粮是怎么回事。猫粮的口味和成分都是专为猫设计的可口食物,猫的本能和需求使它对猫粮产生信赖和占有欲,见到猫粮有摄取的欲望和行为。特别是铲屎官养成定点投放猫粮的习惯后,猫产生条件反射,到点就去摄取。猫粮被摄取后,在胃中经过研磨进入小肠,在肠道内逐步消化吸收。所以猫粮的成分和猫摄取猫粮的行为是符合猫的本能和需求的。
而药物的口味和气味都是陌生的、难闻和难受的,药物的成分和功能是对猫的刺激和干预。猫粮是营养和能量物质,药物是排异和消耗的异己物质,两者成分和功能相反。药物进入胃肠道,对胃肠道产生直接刺激,继发呕吐等应激反应。如果常期混杂在一起喂食,使猫肠道处于慢性刺激状态,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其次看看药物的特性。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副作用都有差别,在混猫粮中喂食时要区别对待。首先考虑的是片剂和胶囊剂,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进入胃肠道内起效的,可以和猫粮一起喂食,但是要注意研碎的片剂和胶囊剂的粉末要混匀在猫粮中,防止猫挑食猫粮,把药物剩下来。其次是口服液剂,大多也是进入胃肠道起效,可以混入猫粮喂食。而外用药则不能混猫粮喂食。
还有一些特殊剂型,比如泡腾片要接触水才有效,如果混猫粮服用受潮后可能提前产生气体导致崩裂,不仅浪费而且有爆炸风险。缓、控释制剂也是受潮后可能提前崩解,导致服用后血浓度不稳定而产生疗效不稳或副作用。滴丸剂如果外层膜崩裂后服用可能发挥速效而产生副作用。
考虑药物成分时,有的西药和保肝药一起服用会增加肝损伤,有的西药和中药一起服用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有的酸碱性中药和西药一起服用可能产生中和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混浊沉淀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