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黄色怎么回事?
人的大便是由食物残渣、粘液和水分构成的,其颜色取决于肠道中细菌的活动情况。这些细菌将碳水化合物分解酶解后,被消化液中的色素混合在一起而形成各种颜色的大便。观察大便的颜色能够初步判断病情。如果大便突然呈黄色,而且比平时的黄色要深一些,那么可能提示着患者出现黄疸的症状; 如果是新生儿出现了这样的大便,则可能是饥饿导致的。但一般来说,这种改变会很快恢复。 如果不是上述的情况,并且患者的症状一直得不到缓解的话,可以购买专门的试纸来检测一下尿液,如果尿液中含有胆红素,就说明有黄疸,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除了观察大便本身的性状之外,还要仔细观察便中的粘液和血液的存在情况。如果有明显的血黏液或者脓黏液出现在大便当中,就要小心是不是感染了寄生虫或者是胃肠道出血了,这个时候也应该及时就诊治疗。 大便的颜色还能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对于腹泻的患者来说,如果腹泻的次数增加,肠道中的营养物质被大量丢失,肠粘膜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影响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引起肠道炎症,这样大便的颜色就会逐渐变成灰白色,类似于熟鸡蛋那样子。这说明疾病已经比较重了,应该及时就诊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