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发酸不成型怎么回事?
如果大便是深绿色的,而且很稀,量多,并且有腥味,可能感染了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看医生; 如果粪便呈绿色液体状,可能是食物过敏所致,尤其注意是否由乳类食品引起; 如果是婴儿腹泻,但粪便色度正常且呈均匀膏状、带有酸味,则不必担忧,这是由生理原因(如消化能力差)引起的腹泻,可继续观察; 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情况,那么你的便便很可能就是正常的了! 因为人吃的东西不同,大便的颜色就会有所区别。吃的食物当中含脂肪多时,大便颜色会加深变成褐黑色,若因饮食不当吃了大量的绿叶蔬菜也可能会出现绿便,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大便会“说话” 我们每天摄入各种食物,其中大部分被消化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后随着循环系统运往全身各处。 但有些食物无法被消化,就沉积在肠道中成为肠源性物质,其中包括细菌在内的微生物群落在其中繁殖代谢,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刺激肠道释放毒素,随大便排出体外。从大便的性状我们可以初略判断肠胃健康的情况。 当然,要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胃肠状况如何,最可靠的方法是定期做胃镜或结肠镜检查。还可以根据医生诊断结果服用一些药物来调理身体。
日常预防与保养 虽然通过大便性状能初步了解胃肠道健康状况,但我们更希望知道如何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对于胃肠炎这样的消化道疾病来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治病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卫生,杜绝病从口入。少吃生冷食物及海鲜,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2.戒烟戒酒。吸烟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发生,而酒精会增加胃酸分泌,加重炎症反应,因此应注意烟酒危害; 3.合理安排三餐时间,不要暴饮暴食,同时避免长期饥饿和过度饱腹; 4.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出现恶心、反酸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膳食,补充足够的营养,同时还应当坚持适量的运动,以此来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