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打针为什么打肌肉?
很多新手铲屎官在带小狗回家的时候,都会遇到医生给小狗注射疫苗的情况。这时小猫小狗就会瞬间变成缩头乌龟,拼命躲闪。有的可能还会呜呜哀鸣,让人看了特别心疼。不过等到第二天,狗狗又会变回以前的样子,该吃吃该喝喝。很多人都会有疑问,给小动物打疫苗不是都是打屁股吗?怎么我家猫咪每次打完疫苗,都跟疯了一样,又挠又咬的。难道是医生搞错了?其实啊,这个“打错”了的说法是错的!猫咪和狗狗在刚出生3-4周时,体内已经拥有了抵抗病毒的抗体,这时候给它们接种疫苗是不会起到任何效果的。而为了能让疫苗起到作用,宠物在接种前应首先进行体内排毒(即驱虫)处理,确保没有寄生虫干扰,使疫苗能够发挥效用。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疫苗要驱除体内的寄生虫,那为什么还要每个月定期驱虫呢? 别忘记,寄生虫可不是你想象的小家伙。你以为的寄生虫可能只是让你拉肚子拉得厉害一点,或者让你的肚子痒痒的。但实际上,寄生虫能爬进你的血液里,到处乱窜,一不小心就可能钻到大脑里造成神经症状。更过分的寄生虫还会钻进耳朵、眼睛或鼻孔里,引起耳炎、眼屎多和流鼻涕等。如果不幸染上寄生虫,且不及时杀死的话,虫子可以在体内存活长达21天!想想你家猫猫狗狗每月都要接受一次针剂驱虫,是不是觉得非常可怕? 所以啊,小动物和人类一样,需要定期注射疫苗,防止疾病产生。但你们是不是以为打完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呢?No~其实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一般来讲,小动物每次注射的疫苗都是混合型的,包括预防传染病和狂犬病两种。其中,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又包含多联苗和二联苗。 多联苗:可同时预防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病毒以及冠状病毒感染等多种传染性疾病; 二联苗:主要预防传染病,特别是犬瘟和细小病毒病的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疫苗,在首次注射时都需连续注射3次。也就是说,幼犬从出生后第50天起,每月注射一次,共注射三次。而在疫苗生效期前,幼犬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染其它疾病,所以此时家长千万不要轻易给宝贝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