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一定要驱虫吗?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猫咪必须定期进行驱虫! 无论是体内驱虫还是体外驱虫,对于猫咪来说都非常重要且必要。 体内驱虫主要驱除肠道内的寄生虫,例如蛔目、绦虫类、吸虫病和球虫等;而体外驱虫主要是驱杀体表的寄生虫,包括虱子、跳蚤和蜱虫等。 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宠相处模式的转变,过去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寄生虫也有机会转移到人和宠物身上,并且不断进化抵抗药物的攻击。所以为了避免铲屎官们被“寄生虫”吓到,也为了宠物的健康着想,科学驱虫很重要(划重点)!
1. 猫咪为什么要做体内驱虫? 一般来说,猫咪肠道里的寄生虫分为线虫(蛔自、绦虫类等)和原虫(吸虫、球虫等)两种,不管是线虫还是原虫都会造成幼虫在消化道的蠕动移行,引起消化道黏膜炎症反应甚至出血。如果幼虫继续发育成成虫,则会导致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生。 体内寄生虫会寄生在消化道内吸收营养,并产生大量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如果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消化道里蓄积,进而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下降,体质逐渐虚弱。
2. 猫咪为什么要做体外驱虫? 猫咪的体表以及周围环境中,生活着大量的寄生虫,尤其是体外寄生虫,像虱子、疥螨、蠕形螨和耳痒螨等都会寄生在毛发中吸取皮肤和组织液。当猫咪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外寄生虫就会快速繁殖起来,从而引发皮肤炎或者耳道感染。 如果猫咪长时间不进行外部驱虫,那么寄生虫数量只会多,不会少!因为体外的环境更适合寄生虫生长啊~而且某些寄生虫还具有耐药性,药物浓度达不到标准,它们就“活”了下来… … 所以为了猫咪的健康,体外驱虫也是必要的呦!
3.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驱虫? 一般建议在猫咪4月龄以上再进行体外驱虫,但由于外界环境中存在大量未知病毒和细菌,以及体型较大的寄生虫,因此当猫咪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给予驱虫药治疗: (1)吃奶的时候流涎不止,并且吐出未消化的食物;
(2)喜欢蹭屁股或者到处乱舔、异食癖,喜欢吃土、啃骨头;
(3)消瘦、食欲不振、精神差、持续发热;
(4)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