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疫苗会不会没用?
首先,很庆幸题主能关注到疫苗这个问题。作为宠物医生,我见过太多的主人因为疏忽或者是无知造成狗狗注射疫苗失败或者没有注射疫苗的案例了。 先说答案,一般情况,正确注射疫苗的情况下,疫苗都是有效的。 疫苗的原理就是使用低剂量的病原体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抵抗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力。所以疫苗注射后是否会产生抗体,以及抗体的水平如何,跟很多因素相关联。
第一、疫苗的种类。不同的疫苗产生的抗体,所维持的时间以及免疫的效果是不同的,比如说现在常用的传染病疫苗,犬五联苗(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寄生虫病)和六联苗(多增加一个狂犬病疫苗),这些疫苗里面所含的抗体可以持续1年左右,在这期间能够抵御相应的病原体感染;但是体内抗体的浓度会有所不同,有些犬注射完疫苗后,血清中和抗体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有些犬可能只能检测到弱阳性。当然,影响抗体水平的还有疫苗接种的次数,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呈递增状态,在第二次注射后,大多数犬的抗体水平都会达到较高水平,第三次注射之后,大多都能维持较高水平,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第二、动物的体质。疫苗本身是一种减毒或者灭毒后的病原体,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动物来说,容易导致疫苗感染,从而导致疫苗失败。
第三、疫苗的储存。绝大多数的疫苗都需要冷藏保存,如果是外地的疫苗,可能在转运过程中由于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疫苗失去活性,这样接种后再大的剂量也是没有用的。
第四、接种的针次。通常情况下,为了疫苗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需要注射2-3针。如果注射一针就认为产生了抗体,不再继续注射,那样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第五、接种的部位。通常来说,肌肉注射的疫苗,需要注射到肌肉当中,如果注射过浅,而导致药物不能进入肌肉组织,则会影响疫苗效果。 而自费的狂犬疫苗则是需要注射进血管里面的,如果有注射部位出血或肿胀,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并且不要自行挤压,以免疫苗蛋白溢出,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