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睛一定耳聋吗?
谢邀!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是值得说一说。 根据现有的遗传学知识,人类常见颜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如果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那么男性患者只有一个,且只传给一个女儿;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如果其中一个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失活(杂合突变),另一个正常染色体的拷贝会有功能,因此女性患者有两个,且这两个病号之间不存在性别交叉(即不会出现父亲传给儿子,然后儿子再遗传给孙子的现象)。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男性的色盲遗传率都是高于女性的;而个别民族的妇女的色盲率却明显高过男子(例如中国南方的侗台语族各民族)。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似乎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一种是“父系起源”说,是指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与其母亲一方相同的基因组,而两个X染色体之间的同源序列可能由于重组发生紊乱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一种说法是“母系起源”说,是指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来自于其父亲方,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有一条丢失导致疾病发生。
这两种学说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持,目前仍没有达成共识。 至于您的问题,显然属于“父系起源”说能解释的现象之一。虽然蓝眼睛和聋哑都属于伴性遗传,但是它们是由不同的基因导致的。对于同一个基因,男性和女性患者症状程度一般是一样的,但由于男性仅一条X染色体,故只要有一个突变就会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女性因为存在正常的染色体拷贝,所以表现不明显,仅为隐性携带者罢了。 当这个基因突变的频率较高时,男女患者的数量会接近,此时,如果进行测交(雄性携带者和一个纯合的女性做配子杂交),后代出现患儿的概率高达50%;而如果这个基因突变频率较低的时候,则不易观察到明显的遗传曲线。 对于某些基因,尤其是与色盲相关的基因,往往有较高的突变率,因此容易观察到“全为显性”的遗传规律。但是对于一些基因(例如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基因),其突变率相对较低的,则需要大量的基因样本才能观察到的遗传效应。
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