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嘴巴变黑是为什么?
虎皮鹦鹉的嘴(鸟喙)是由角质形成的,这个角质是由表皮细胞更新形成并位于皮肤表面下的。 当出现嘴部发绀(即发黑)时,说明角质已经脱落或正在脱落后所呈现出的嫩肉发红现象;随着新的角质的形成,逐渐颜色会加深,最后呈现为棕色或者黑色。 当然,这种由外而内的变化过程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有的鸟在更换羽毛的时候,由于羽屑刺激到嘴唇部位的皮肤也会发生类似的症状,这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但如果黑紫症状持续存在并且有继续加深的迹象,可能说明口腔内部有问题了,需要及时检查并对因治疗。 导致虎皮鹦鹉嘴部发黑的疾病有多种,需要明确具体的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常见引起虎皮鹦鹉嘴部发黑的疾病包括:口腔炎、毛滴虫感染以及鸟喙外伤等。
1. 口腔炎 多数是由于饲养不当引起的口腔细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嗜盐菌。初期的症状表现为口腔内流出液体,口腔黏膜潮红、肿胀,咀嚼和吞咽困难,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口腔内可凝结出血块,唾液中含有血液;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全身中毒反应,如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甚至拒绝饮食,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 如果发现虎皮鹦鹉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确诊并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轻度口腔炎的患者,可使用给其口服补充电解质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而对于重度口腔炎患者,应尽早手术,去除病变部位,再用抗生素局部注射或全身用药以控制感染。
2. 毛滴虫感染 又称食管炎,是由寄生虫一毛滴虫侵入消化道而引发的急性炎症。病初表现较为隐晦,可见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呕吐等症状,随后消化能力逐步降低,吸收障碍,体重减轻,毛发无光泽等。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可以口服抑杀体内毛滴虫的药物,也可用注射器灌服含氟哌酸、甲硝唑等药物的溶液进行治疗,对于顽固的毛滴虫病还可选用碘剂进行灌服。
3. 鸟喙外伤 如果虎皮鹦鹉因为打架等原因而导致鸟喙受伤或者牙齿松动,应及时进行处置。否则会因为进食困难造成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轻微的鸟喙外伤可以适当让其休息,减少因撕咬而引起的二次伤害;如果发现伤口有感染征兆,应及时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局部涂抹或喷雾治疗。若伤情严重,如出血严重、伤口化脓等等,则应及早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