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泰国御猫么?

杨欣睿杨欣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家猫的祖先很可能是产于中东,即波斯西南部及地中海沿岸一带,后来到埃及才得到驯化。家猫传入中国的大规模时间是汉代。

据有关史书记载,猫是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西域和中原的,然后又经海路传入我国南方。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开通了丝绸之路,在归来的使团中除了有骆驼、马匹、牛羊、葱蒜等物品外,还有作为西域“贡品”的猫。猫传入中原后,开始主要用于皇室和贵族庭院的娱乐观赏,被置于笼中饲养,所以称为“宫奴”,并有“狸奴”、“玉奴”之称。猫进入宫廷后,有人见其夜间捕鼠最勤,就把它放出来捕鼠,猫也因此而得到更广泛的饲养。

在传入中国南方的途径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晋代高僧支愍度将猫带到我国南方的故事。据《晋书·卷九十九·艺术》和《世说新语》等书记载,晋惠帝时有位名士叫卫玠,他与同乡好友高僧支愍度都酷爱养凫(野鸭)和猫。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战乱频仍,支愍度避乱南下。临行前,卫玠把自己最喜欢的凫、猫相赠,以作纪念,支愍度把凫和猫也一同带到了江南。这只猫后来为支愍度捕杀了咬坏经书的老鼠,以至支愍度在《与王安丰书》中称猫为“功曹”,王羲之在给谢万的信中也称猫为“辟邪将军”。晋代时猫在广州已较常见,有学者认为“狸力”(即猫)一词即源于广州粤语。

猫在传入之初并非人人乐于接受的吉祥之物,许多文人墨客认为猫有三害:一是不勤,“日光满坐,可寝可休”;二是不忠,“人猫也,犹时伺其便而攫之”;三是不敬,“见宾客不趋走回避,食肉即抢地而争,不择人上下”。猫虽有三害,但其“养于门,鼠不敢穴其墉;养于室,鼠不敢穿其厨”,因而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猫不仅得到广泛的饲养,而且被赋予了“英雄、义侠式”的人格。在唐朝,猫在民众心目中成为与虎、豹不相上下的百兽之神,猫的称呼也从有贬损之意的“奴”被改为“猫将军”、“黄将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