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肝损伤怎么治疗?
猫传染性肝炎(猫肝炎)是由猫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幼猫。临床特征为发热、厌食、呕吐、腹泻、黄疸等。部分病例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异常。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机体,经血液扩散至全身,入侵肝细胞诱发炎症反应。 患病动物死亡率为30%~70%,存活的动物则完全恢复,但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如体重减轻、食欲差以及生长迟缓等。 目前尚无针对本病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患兽应立即隔离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对于病情严重或出现黄染的个体,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抵抗力并防止继发感染。由于本病具有自限性,若无继发感染等疾病时,患兽大多可以康复,不必非要进行特殊治疗。但是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必要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以防脱水。 对于有继发感染的病例应及时使用抗生素类药品对症治疗。
对被传染的易感动物可采用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目前多采用弱毒疫苗,接种后可产生特异的抗HCV抗体以防止病毒复制。
1.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猫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对饲养管理器具及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免疫预防接种,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保证安全。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检疫工作,严禁将带病鼠带回家中。在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与流浪动物接触,以免感染。
3.保护易感动物 做好全群动物的防治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保证各项营养物质如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供应,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